《清苑酒搭子:市井烟火里的微醺江湖》
在保定清苑的街巷深处,藏着一种无需言明的默契——三两张木桌,几碟花生毛豆,玻璃杯碰出清脆的响,人们管这叫“酒搭子”。这里没有精致的酒单,也不讲究年份产地,有的只是老熟人抬手一句“满上”,和那些就着酒气飘散的故事。
清苑的酒搭子文化,是市井版的“深夜食堂”。下班蹬着自行车来的工人,裹着棉袄蹲在马路牙子边喝散白干的老人,甚至遛狗路过被熟人拽住喝两杯的街坊,都能在这方寸酒桌上找到自己的位置。老板多半是熟脸,见人进门便拎出泡着枸杞的塑料桶:“今儿有新酿的柿子酒,尝尝?”
酒是粗粝的,人情却是细腻的。有人喝到兴起拍腿唱起梆子戏,有人闷头灌下半杯诉说儿子高考落榜,更多时候,话题从“今年萝卜价贱”拐到“美国大选闹腾”,最后总以一句“管他呢,喝!”收尾。酒搭子的魔力,在于它把孤独消化成热闹,让疲惫在碰杯时碎成渣。
如今连锁酒馆开遍县城,但清苑人仍偏爱这些灯光昏黄的小摊。或许正如老酒客老李说的:“茅台喝的是钱,这儿喝的是命。”——命里该有的酸甜苦辣,全在这杯浊酒里晃荡着呢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