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罗田搭子:乡土人情里的互助与温情》
在湖北罗田的乡野村落间,流传着一种朴素的互助传统——“搭子”。它不是契约,也无关利益,而是农忙时节的换工协作、红白喜事的相互帮衬,或是谁家盖房时邻里自发凑来的一把力气。
“搭子”二字,透着方言的亲切。春耕秋收时,张家缺劳力,李家便扛着锄头来;王家办酒席,赵婶早早来灶台前搭手。这种默契无需明言,仿佛山风掠过稻田般自然。人们用“搭”字代替“帮”,因它更贴近平等——今日我搭你,明日你搭我,情分在往来中生根。
罗田多山,田地分散,单靠一户难以应对农事。搭子文化便成了生存的智慧。清晨雾霭中,几户人合伙插秧,晌午共吃一锅柴火饭;谁家老人病了,邻居轮流照看,代耕田地。就连外乡人路过讨水喝,主人家也会添双筷子:“搭个伙,多双碗筷的事。”
如今,年轻人外出务工,留守的老人仍守着这份传统。村里李伯说:“搭子不是算账,是心暖。”或许,在快节奏的现代社会中,罗田人用最质朴的方式,诠释了“远亲不如近邻”的真意——那些无需计较的付出,恰是乡土最坚韧的纽带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