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澄城搭子:关中乡宴里的老碗情谊》
在陕西澄城的黄土塬上,一场红白喜事的宴席里,总少不了一群特殊的“食客”——他们端着粗瓷老碗蹲在院墙根下,碗里堆着冒尖的臊子面或油泼辣子馍,边扒饭边唠着庄稼收成。当地人管这叫“吃搭子”,这些蹭饭的乡邻则被亲切地称作“澄城搭子”。
“搭子”二字,藏着关中人的生存智慧。早年间粮食金贵,谁家办事宴若剩下饭菜,主家便默许穷苦乡亲来“搭伙”,既免了浪费,又全了体面。如今虽不再缺衣少食,但这习俗却成了澄城人抹不掉的温情符号:搭子们未必随礼,但定会帮着劈柴烧火、招呼宾客;主家也从不计较,反要特意多蒸两笼馍,笑骂一句“饿死鬼投胎的,慢些吃!”
最地道的搭子饭,得用澄城三宝——麦子、辣子、黑瓷碗。蹲着吃才香,筷子搅动时油星子溅到布鞋上,反倒添了三分痛快。曾有外乡人笑话这做派粗鄙,老辈人却道:“站着吃是客,蹲着吃是自家兄弟。”
如今流水席渐被酒店取代,但澄城的年轻人仍记得,小时候跟着爷爷当搭子,兜里被主家塞满核桃柿饼的滋味。或许正是这碗不带客套的饭,让黄土沟壑里的人情味,永远热腾腾地活着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