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金堂搭子:川西坝子里的市井烟火与江湖情义》
在成都东北角的金堂县,老茶馆的竹椅边、河鲜馆子的吆喝声里,总少不了一群“金堂搭子”的身影。他们不是血缘兄弟,却因一口沱江边的方言、一锅热辣鲜香的兰烘糕,或是牌桌上“杀家搭子”的默契,结成了比亲戚还瓷实的情谊。
“搭子”二字,在川话里透着股江湖气。金堂人管饭搭子叫“吃欺头”,管牌搭子叫“扯旋儿”,连赶场天凑钱买肥肠粉的临时合伙人都能喊一声“老搭”。这种关系不讲虚礼,全凭真心——沱江涨水时帮你抢家具的,是搭子;凌晨两点喊你吃冷淡杯的,也是搭子。
老金堂的搭子文化,藏在五凤溪古镇的青石板路上。赶场的日子,几个老农蹲在黄桷树下,你递根红梅烟,我分半块叶儿粑,三言两语就凑成“背篼搭子”,把山货卖得风生水起。年轻人更爱当“摩托搭子”,后座绑着竹筐,沿成金快速路呼啸而过,活像现代版镖局。
最绝的是金堂搭子的“暗号”。说“走,剐兔儿”是约钓鱼,喊“摆尾子”必去赵镇吃盘龙黄鳝。去年暴雨冲了三星镇的葡萄园,朋友圈一句“搭子们,扎起!”,当天就聚了二十多人扛沙袋。这种情义,比沱江水还浓。
如今金堂新城高楼林立,但老街坊们依然守着搭子哲学:火锅店里拼桌的陌生人,三杯下肚就能成“酒搭子”;社区广场舞队里,领舞的嬢嬢永远给新来的留位置。或许正如老茶馆木柱上那副褪色的对联——“搭伙过日子,散伙不散情”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