西昌老搭子:烟火巷陌里的旧时光与老味道
在西昌的街角巷尾,总藏着一些不起眼却让人惦念的“老搭子”——或许是开了三十年的米粉摊,老板娘总记得熟客的辣度;或许是老茶馆里掉漆的木桌椅,茶客们用方言聊着家长里短;又或是菜市场口那家现烤的荞麦饼,油纸一裹,咬下去满是酥香。
“老搭子”是本地人对这些老铺子的昵称,它们像城市的皱纹,记录着岁月。没有网红店的精致,却胜在几十年如一日的踏实。清晨的羊肉粉店,老板舀汤的手稳如当年;傍晚的烧烤摊,炭火噼啪声里飘着儿时的香气。老主顾们推门就喊:“照旧!”无需多言,默契早已刻进日子。
这些铺子大多固执地守着传统:米粉非得用本地山泉磨浆,烤土豆要配彝族老阿妈调的蘸水。年轻人嫌它们“土气”,可离家的游子回来,总要先去吃一碗“老搭子”的酸菜汤,仿佛这样才能确认——西昌还是记忆里的西昌。
如今城市翻新,有的“老搭子”悄悄消失,有的倔强地钉在拆迁的废墟旁。它们或许终将淡出,但那些氤氲着烟火气的清晨与黄昏,早已和西昌人的胃与心长在了一起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