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当聊天搭子和饭搭子离职后,我才明白职场友谊的另一面》

办公室里最让人破防的瞬间,不是加班到凌晨的崩溃,而是某天突然发现:那个陪你一起吐槽甲方、分享零食、下楼摸鱼的“职场搭子”,工位已经清空了。《当聊天搭子和饭搭子离职后,我才明白职场友谊的另一面》-聊天搭子和饭搭子离职了

从前总觉得,同事只是同事。直到常和你拼单奶茶的人不再回复消息,午饭时对面座位换了新面孔,才后知后觉——那些看似随意的日常互动,早就在KPI和会议间隙里,悄悄织成了安全感。聊天搭子和饭搭子离职了

有人计算过,职场人平均每天和同事相处的时间超过家人。我们共享外卖红包,互借充电器,用表情包接力对抗周一的沉闷。这种关系很微妙:比朋友少一点私交,比陌生人又多一份默契。就像一杯三分糖的奶茶,甜得刚好,不至于腻,却也让人习惯性依赖。《当聊天搭子和饭搭子离职后,我才明白职场友谊的另一面》

当搭子离职,带走的不仅是饭友或聊天对象,更是一段特定时空里的“共谋”记忆。你们曾并肩对抗过deadline的荒谬,用眼神传递过对老板发言的吐槽,这些无法写入离职交接清单的细碎时刻,最终会变成一句“保持联系啊”的客套,和朋友圈偶尔的点赞。

或许职场友谊本就该像便利贴,轻巧地来,体面地走。重要的是,在某个加班的深夜,在某个想摔键盘的瞬间,曾有人和你一起分食过一包薯片,说过一句“我也一样”。

(配图建议:空荡的工位/桌上半杯冷掉的咖啡/微信聊天框最后的“江湖再见”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