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“搭子式婚姻”的终结:当陪伴成了最后的体面》
深夜的朋友圈里,林悦发了一条仅自己可见的状态:“结婚五年,我们终于成了最熟悉的陌生人。”没有争吵,没有撕扯,甚至没有一句“为什么”——她和丈夫王磊的离婚协议签得异常平静,像一场早就排练好的谢幕。
这种被称为“搭子离婚”的现象,正在成为都市婚姻的新注脚。两个人像合租室友般分工明确:他负责房贷,她管理开销;周末一起参加亲友聚会,睡前各自刷着手机。没有背叛,也没有激情,婚姻成了生活成本的分摊协议,而离婚不过是合同到期后的自然解约。
“我们连吵架都懒得吵了。”林悦苦笑着解释。当初相亲时觉得“条件合适”,如今却成了关系里最苍白的理由。心理学教授李岩指出:“‘搭子婚姻’本质是情感懒惰的产物。当年轻人把婚姻当作抵御孤独的工具,却拒绝投入真实的情感共建,解体只是时间问题。”
民政局的数据显示,2023年“无冲突离婚”占比同比上升17%,其中30-40岁群体尤为突出。这些离婚夫妇往往拥有体面的工作、稳定的收入,甚至共同抚养孩子,唯独失去了相爱的能力。
或许正如一位离婚调解员所说:“现代人太擅长用‘搭子’掩饰亲密关系的溃败。但婚姻从来不是拼桌吃饭,而是需要共同下厨的筵席。”当“搭子”二字取代了“爱人”,离婚不过是给空洞的关系一个诚实的结局。
(完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