“升学搭子”:备考路上的同行者,是压力分担还是依赖陷阱?

近年来,“升学搭子”在初高中生群体中悄然流行。所谓“升学搭子”,是指为应对中高考、留学申请等升学压力,学生自发结成的“互助搭档”——一起刷题、分享资料、监督打卡,甚至互相倾诉焦虑。这种模式被许多人视为缓解孤独感的良方,却也引发关于独立性与过度依赖的争议。“升学搭子”:备考路上的同行者,是压力分担还是依赖陷阱?

1.搭子文化:从“孤军奋战”到“结伴突围” 升学竞争的高压环境下,学生常陷入“信息茧房”和情绪内耗。“搭子”通过分工整理笔记、互补弱势学科、模拟面试练习,能提升效率;而日常的鼓励和共情,则减轻了“一个人战斗”的心理负担。某高三学生坦言:“和搭子约好每天6点晨读,偷懒时看到对方在线,就会咬牙坚持。”“升学搭子”:备考路上的同行者,是压力分担还是依赖陷阱?-升学搭子

2.隐忧:当互助变成“情绪绑架” 然而,这种紧密绑定也可能适得其反。部分学生因过度依赖搭子的规划,丧失自主性;有人因比较成绩而加剧焦虑;甚至出现“搭子”突然退出导致计划崩盘的情况。心理专家指出:“健康的互助应保留个人节奏,而非将自我价值感完全绑定于他人反馈。”升学搭子

3.如何打造“良性搭子关系”? -明确边界:学习目标一致,但避免生活过度交织; -优势互补:避开同质化竞争,比如文科生与理科生组队; -动态调整:定期复盘效率,必要时勇敢“拆伙”。

教育的终极目标始终是培养独立人格。升学路上,搭子可以是短暂的“战友”,但人生的答案,终究要自己书写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