《南昌民谣搭子:街头巷尾的烟火与弦音》

在南昌的老街巷里,总有一群人抱着吉他,坐在斑驳的墙根下或赣江边的石阶上,轻轻哼唱着属于这座城市的歌谣。他们自称“南昌民谣搭子”——不是职业歌手,也不为名利,只是用最简单的和弦,把生活的酸甜苦辣、城市的记忆碎片,都揉进歌声里。南昌民谣搭子

这些“搭子”们可能白天是写字楼里的职员、校园里的学生,或是巷口小店的老板,但到了傍晚,他们便聚在一起,用民谣交换故事。八一广场的晚风、滕王阁的落日、绳金塔的晨雾,都成了歌词里的意象;拌粉的辛辣、瓦罐汤的温热、秋水广场的人潮,也被写进旋律中。有人唱漂泊,有人唱故乡,有人调侃南昌“一天过四季”的天气,也有人把赣江的流水声悄悄录进伴奏里。《南昌民谣搭子:街头巷尾的烟火与弦音》-南昌民谣搭子

他们的演出没有固定舞台,可能是一把吉他传着弹,也可能只是围坐在夜市的小板凳上合唱。路过的行人常被歌声留住,有人掏出手机录像,有人跟着调子哼唱,偶尔还有拎着酒瓶的大叔即兴加入——南昌话的粗粝和民谣的温柔,意外地碰撞出火花。《南昌民谣搭子:街头巷尾的烟火与弦音》

“搭子”们说,南昌的民谣不讲究技巧,贵在真实。就像这座城市一样,带着市井的烟火气,又藏着江湖的豪迈。当《南昌之星》的歌词里唱到“摩天轮转啊转,转不走我的赣A车牌”,台下总会响起一片笑声和掌声。

或许这些歌永远不会出现在音乐榜单上,但它们成了南昌人默契的暗号。当吉他声在夜色中响起,你知道,这是城市在用自己的方式,讲述平凡人的英雄梦想。